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234
编号:13741590
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12月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234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:探讨二维彩色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。方法:回顾分析120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。结果:120例患者通过超声准确诊断子宫肌瘤114例,诊断符合率95.00%,6例为子宫其他疾病误诊为子宫肌瘤。结论:通过分析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,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,可大大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,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彩色多普勒超声; 临床诊断; 子宫肌瘤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 R737.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-6805(2012)34-0052-02

    子宫肌瘤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,且在中年女性中的发病率居高,有报道称,有40%的35岁以上的女性发生过子宫肌瘤[1]。本文分析了120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病例的声像图特征,旨在研究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。

, http://www.100md.com 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选择120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,年龄30~60岁。均为2007年1月-2010年1月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,并且均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。

    1.2 仪器与方法

    仪器应用HDI4000彩色超声诊断仪,探头选用3.5~5.0 MHz凸阵探头检查前准备,为了避免肠道气体干扰,在检查前的1 h一般要饮水300~500 ml,还要考虑以膀胱的适度膨胀为度,有的患者可以服用或输注利尿药物,使膀胱膨胀,膀胱膨胀要以突显子宫底部为度。扫查方法:患者取平卧位,检查时要注意对下腹部的子宫进行横向、纵向、斜向多切面扫描,尤其要注意检查子宫的形态、轮廓、大小及其回声特征,还要检查子宫的内膜线位置及附件的超声特点。

    2 结果
, 百拇医药
    通过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120例患者,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子宫肌瘤114例,另外6例为子宫其他疾病误诊为子宫肌瘤,诊断符合为95.00%。114例患者浆膜下肌瘤26例,占22.81%,肌壁间肌瘤70例,占61.40%,黏膜下肌瘤13例,占11.40%,宫颈肌瘤2例,占1.75%,阔韧带肌瘤3例,占2.63%。6例为子宫其他疾病误诊为子宫肌瘤,其中1例卵巢实质性肿瘤,2例子宫腺肌病,3例为盆腔炎性包块。根据本组病例声像图特征分析:(1)强回声型24例,占20.00%:在超声声像图上可发现子宫切面的强回声团块,能和周围的组织清楚地分开,组织内部呈密集点状强回声,病灶较大且已经钙化者能呈现出斑片状强回声,同时还伴有声影。(2)低回声型42例,占35.00%,病灶在超声声像图上呈低回声,也可以和周围的组织分开,尤其是浆膜下肌瘤,有假囊性回声,很像囊肿,这是因为病变组织突向宫体外。(3)等回声型34例,占28.33%,病灶内部呈等回声,等回声结节周围会呈现低回声晕环,这是因为结节周围的假包膜所导致。(4)混合回声型20例,占16.67%,声像图上显示以实质性为主,内部可见无回声区,边缘不甚清晰或清晰,后方回声增强,肌瘤内显示为强回声的光团或弧形光带,其后方伴声影或无声影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子宫肌瘤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较高,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。现代医学认为,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,雌激素是肌瘤生长的重要因素[2-3]。而雌激素发生的强弱取决于靶组织中的雌孕酮受体(EnR)的含量。雌激素弥散入细胞核,与核内EnR发生识别结合,发生生物效应而产生肌瘤。肌瘤中的雌、孕激素受体含量明显高于子宫肌组织。研究报道,降低核内EnR含量,可明显抑制肌瘤的生长[4]。

    本文通过对120例经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,来研究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。(1)二维超声主要用于诊断子宫肌瘤的大小、位置及是否继发变性等情况。①子宫形态变大,切面形态异常,轮廓不整齐,子宫的局部还会出现隆起;②病变结节会出现各类回声,低回声区及等回声区一般呈现圆形,强回声区的分布一般不均匀;③超声显示出移位或变形的子宫内膜,这是因为肌壁间肌瘤结节的压迫导致,子宫内膜的增强回声是因为黏膜下肌瘤的存在,有时还会显示出瘤体结构;④小的子宫肌瘤一般对周围的组织没有什么影响,而当肌瘤增大时则会压迫膀胱,使膀胱移位或变形,严重者还会造成尿潴留;⑤当子宫肌瘤发生在宫颈时,在子宫内膜线下方即可显示出一实质性肿块图像,和周围组织的界限比较清楚。(2)子宫肌瘤继发变性的声像图表现:①无回声且边界模糊。当子宫肌瘤发生玻璃样变性时,其内部组织会变软水肿,漩涡状结构不再存在,形成了均匀的透明样物质;②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区。肌瘤内有囊性变,多继发于玻璃样变;③强回声光团或弧形光带,其后伴声影[5]。(3)多普勒超声检测。脉冲及彩色多普勒均可显示肌瘤内血流状态。肌瘤的血管与肌瘤的大小、位置和变性及钙化范围有关。CDFI检查肌瘤时,其瘤体周围多能显示血流信号,呈环状或半环状。肌瘤周围及内部大的静脉血管腔是最常见的血管结构。动脉性频谱及静脉性频谱在瘤体周边和内部都能显现,波形指数达到中等阻力,在收缩期瘤体内的血流速度要比正常子宫肌壁血流速度略低,而在舒张期瘤体的切迹消失或模糊,阻力指数达到0.6±0.1,这比高阻力子宫动脉频谱要高,而低于恶性肿瘤内部的低阻力动脉频谱。当肌瘤继发变性后,瘤体内彩色血信号随之改变。当肌瘤发生变性坏死及出现炎性病变时,则引起血管明显增加,出现低阻力波型,阻力指数为0.4±0.05。(4)子宫肌瘤要和下列病证相鉴别。①子宫肥大:该类患者一般有多产史,子宫增大呈均匀性,一般不大于妊娠2个月的子宫,且触诊不能发现瘤体。超声检查子宫切面形态正常,表现为均匀性增大,边缘清晰轮廓整齐,表面无凸起,宫腔形态正常,子宫切面内无异常回声;②子宫腺肌病:即子宫肌层内子宫内膜异位症;③卵巢肿瘤:重点是要注意从瘤体和子宫的关系来加以鉴别。还要注意实质性卵巢肿瘤,特别是和子宫粘连时,超声检查易于和子宫浆膜下肌瘤相混淆;④盆腔炎性包块:这类包块一般是双侧发生或发生在后盆腔部,为实质但不均匀,超声检查可出现无回声区,也没有规则的外形,有时还和肠道及周围组织相粘连,而能发现正常子宫的形状;⑤子宫内膜增生:没及时流产残留胎盘机化、子宫内膜息肉、子宫体早期腺癌等,都会引起子宫内膜增生,这易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声像图特征相混淆,它的宫腔内呈现不规则强回声光团,而黏膜下肌瘤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回声光团,有规则的边缘,连续观测无明显变化,结合临床资料可资鉴别;⑥子宫畸形:双角子宫、始基子宫可表现为子宫旁肿块,其图像特征已如前述。过度后倾的子宫声像图上常表现为球形或分叶状,且回声低亦易误诊为子宫肌瘤,须注意鉴别[6]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总之,超声可以清楚地显示子宫切面的形态及结构,还能对子宫肌瘤的分布、大小、形态及一些继发病变作出诊断,还能显示肌瘤和宫腔内膜的关系。如果肌瘤结节不包绕子宫内膜,可提示有希望进行肌瘤结节的剔除手术,若声像图显示肌瘤包绕子宫内膜,此时剔除手术比较困难。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,国内外报道的诊断符合率均超过90%。阴式超声检查可发现3~5 mm的小黏膜下肌瘤,对月经过多、经期延长的患者病因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。CDFI和频谱多普勒分析可能较早提示子宫肌瘤有否恶变倾向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[1]李子亮.彩色超声在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[J].中国医药导报,2010,5(10):135-136.

    [2]周永昌,郭万学.超声医学[M].第4版.北京:科学核技术文献出版社,2004:23-35.

    [3]赵克忠.妇产科学[M].第3版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5:56-66.

    [4]景江红,景江新.基层医院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分析[J].中国医药导报, 2010, 5(17):126-127.

    [5]吴钟瑜.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[M].天津: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,2005:4.

    [6]冯麟.孕产超声诊断学[M].北京: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:55.

    (收稿日期:2012-10-16) (编辑:陈春梅), 百拇医药(张利群)